孩子眼中的父母为何总“扫兴”

最近,“为什么有些父母一开口就扫兴”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那么,孩子们眼中的父母究竟是如何扫兴的?为人父母为何要扫孩子的兴?如果父母总扫兴会产生什么影响?有没有一些途径可以改变这种不和谐呢?

一吐为快

想和同学踢球却遭数落

小学生 曾亮

爸爸妈妈让我扫兴的事太多了!比如有个周末,我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没有作业、可以自由安排的休息日,本想和同学去公园踢球,谁知道我爸一听,眉头登时就皱起来了:“你最近的功课都复习好了吗?期中考试可快到了,还有心思出去玩?”我妈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啊,现在不抓紧时间复习,成绩能好吗?”我顿时觉得特别失落。其实,我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就是想放松一下,听他们这么一唱一和,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要是爸爸妈妈能先听听我的真实想法,再一起商量个既能让我复习又能让我玩的办法该多好啊!

精心策划的派对化为乌有

初中生 于子骞

记忆中有很多父母留给我的扫兴瞬间。一个夏夜,我和朋友们相约举行一场超级露营派对。大家精心策划很久,从选址到食物,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我们对于这场派对的期待。夜幕降临,星空璀璨,我正沉浸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突然,一束刺眼的汽车灯光划破了夜的宁静——是爸妈!他们得知了消息,驱车赶来,一脸严肃地站在我面前。“你怎么这么晚还在外面,不安全!快点儿回家!”爸爸严肃地冲我说,这声音不容置疑。妈妈一脸担忧地望着我,手里还拎着我来不及带上的外套。所有的准备、所有的期待在那一刻化为乌有,朋友们面面相觑。我只能无奈地收拾东西,在朋友们的同情目光中被父母“押”回了家。

我的感受难以被理解

高中生 廉一帆

父母的扫兴无处不在,他们难以理解我的感受。比如放学时,我心直口快地表达累了一天的情绪,我妈就会说:“呦,谁不累啊,我白天上完班,晚上回家伺候你,我不累啊!”其实,我只是想通过和妈妈的沟通,发泄一天的疲惫,但因为她的一句话,我不但疲惫还很郁闷。再比如,我爸晚上问我:“明早想吃什么?吃土豆丝饼?还是吃馄饨?”我肯定充满期待地选最爱吃的土豆丝饼啊,但我说完的一瞬间,我爸却毫不犹豫地说:“吃馄饨吧,早上吃馄饨多舒服啊!”我实在无言以对:“既然您已经有了主意,干吗还问我呢……”一来二去,我也懒得跟他们沟通了。

怕被质疑不敢分享朋友圈

大学生 王飞

不能时常陪在我身边的父母对我的微信朋友圈总是相当关注,不但评论还会对我的生活状况产生质疑,令我感到特别扫兴。有一次,我穿着新买来的衣服拍了张照片发在朋友圈,原本只是想分享我的日常生活,希望能收获大家的夸赞。然而,父母看到后并没有对我的衣服给予评价,而是直接询问了价格,并质疑道:“我们给你买的衣服不够穿吗,为什么还要额外再买?”这一刻,我瞬间失去了拥有一件新衣服的好心情,转而开始担忧我的消费是否会引起父母的不满。于是,我直接删掉了那条朋友圈。从那以后,我开始减少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生活状况,或者干脆屏蔽父母,免得引发他们的盘问,让我失去分享的兴致。

问题一 家长为什么总扫孩子的兴?

扫兴是代沟的必然表现

初中学生家长 胡一峰

对于“为什么有些父母一开口就扫兴”的话题,我颇有感触。作为父亲,我就曾多次听到女儿“你真扫兴”的抱怨。

总结起来,我扫她的兴不外乎三种情况。其一,女儿说的内容我不了解。比如,饭桌上,她兴致勃勃地谈起最近喜欢的流行歌曲歌手、网络文学作品作家,或是同学中热门的App,以及年轻人热衷谈论的话题。我和她处于不同代际、不同文化圈层,她口中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内容,恰在我的信息茧房之外,平时缺少了解,别说和她讨论,有时连一些新词儿我都不知所云,自然让她产生鸡同鸭讲的苦恼。其二,我提的要求不符合女儿的自我“设计”。比如,她做完作业后,我会提醒她去做运动,而她的“如意算盘”则是利用这点宝贵的“自由时间”刷刷朋友圈或看会儿网络小说。在她看来,我“父威”越界,干涉了她的自由,扫了她的兴。其三,女儿的诉求得不到我的响应。比如,她希望在暑假“单飞”一次,到外地旅游几天,我考虑她的安全,坚决予以拒绝。

当女儿因为我的扫兴而抱怨甚至发脾气,我有时难以克制自己,从解释说理变为和她大吵。不过,生气过后静心思之,父母扫子女的兴,既是代沟的必然表现,也是家长履职使然,无需害怕和焦虑,也不能因为怕子女的扫兴而听之任之、一味溺爱,否则,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扫兴”不能变成“扫志”,如果因为长期对子女诉求不响应、不支持,而压抑了他们的志趣,甚至损害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憧憬,导致他们变得悲观消极乃至“佛系”“躺平”,那就不可取了。

因此,我觉得对父母扫兴这件事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方能“对症下药”。如果是因为代际文化差异引起扫兴,作为家长可以主动关注子女的文化圈层,积极了解青少年亚文化新动向,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子女口中的“新鲜事物”,在平等交流和虚心请教中努力增多与子女的“共同语言”,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第二次青春。如果是因为双方意图不同引起扫兴,家长可以提高沟通能力和技巧,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要求,特别是当孩子出现沉溺游戏、放松学习等不良倾向时,则需要循循善诱,防止因扫兴造成的不良情绪累积恶变为心理问题。如果是因子女要求一时无法满足而造成扫兴,家长可以在调整心态的同时,给子女行为划出合理的底线,既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尽量给孩子多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又不能放弃家长的监护引导之责,对于孩子的不正当诉求,该扫的兴还真就得扫。家长若总扫兴会有什么后果?

问题二

扫兴是亲子交流的“休止符”

北京市育英中学副校长 杨景辉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本应是一场心与心的碰撞,充满着亲情与关爱,但是一些扫兴的交流却可能成为不和谐的音符甚至可能成为休止符。有学生在自媒体这样谈及与父母交流的经历:“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和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这或许就是许多孩子感觉父母一开口就扫兴的真正原因吧!

扫兴交流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导致交流的失败。面对父母的唠叨,有的孩子默不作声,有的孩子闭门不出,有的甚至忍无可忍激情爆发。殊不知,扫兴交流还有很多深层的危害。

首先是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基础。有的家长为了使教育立竿见影,往往使用“不能”“不许”等带有命令式的口吻与孩子交流。这就形成了一种强势,交流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孩子有合理的理由或真实的想法也不敢说出口,于是选择了闭嘴,交流就此失败。

扫兴交流往往还夹杂着情绪的输出,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内心。有些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总是缺乏耐心,夹带着“我跟你都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总是这样”等情绪化的语言。这类语言不但会导致开口扫兴,说多了更会激化亲子关系,引发孩子情绪激动反弹,一场争吵不可避免。孩子的内心是需要呵护的,特别是在失败、烦恼、痛苦的时候,从父母那里得不到良性的情绪抚慰,孩子会感到越来越无助、孤独,甚至导致少言寡语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扫兴的交流还会影响家庭和谐,造成孩子对家庭的信任感丢失。试想一下,满怀期待的沟通刚刚开始便因扫兴戛然而止,情绪一落千丈,失望、无语甚至是后悔一股脑地充斥心头,哪里还有沟通的兴头儿呢?这种扫兴一旦积年累月,便形成了一种凝重的家庭氛围。有的孩子曾经跟我讲:“老师,放学后我很怵回家,因为我妈一张嘴就让我的心情很沮丧,回家不想听也不想说话,家里很压抑,我总想在学校或者街上多待会儿。”这是一个孩子的心声,他对本应温暖和成为避风港湾的家庭失去了依靠的信心,对家产生了躲避心理,家庭教育的效果更无从谈起。

扫兴伤害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家长常觉得孩子不懂事、不服管、不让说,殊不知,不懂孩子心理、没有方法的沟通实际上伤害的是交流双方,最终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复杂化。家长们应该秉持尊重、客观、理解、平等的原则,多读书,多换位思考,打开交流的一扇窗。当开口不再扫兴、开口满是笑语温情,家庭氛围才能更加和谐,亲子交流才能更加顺畅。

分析与建议

父母要先学会自我审视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员 白玉萍

每个成年人都是长大了的孩子,或者说,每个成年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未曾真正长大、未曾被安抚好的小孩,心理学称之为——“内在小孩”。虽已养育子女,但父母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期望受到挫折”“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他们自动地把紧张和焦虑投射给孩子,批评、否定成为他们教育孩子习惯性的表达方式,认为这样做才是对的。

从心理动力的角度来分析,父母需要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学会自我审视,超越并转化自身情绪。当父母接纳和理解了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和欣赏,也就能进阶为不扫兴的父母了。

首先,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如同和其他人交往一样,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不能完全用自己的想法替代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内心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说好每一句话。例如,孩子面临考试比较紧张,不理解孩子的父母可能这样说:“平时看你不用功,害怕了吧?活该!”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很难受,并因此怨恨父母。理解孩子的父母则可能这样说:“参加考试大家都会有一点儿紧张的,考试时你先把容易的题做完,剩下的题尽量发挥就是了。”显然,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感到宽慰,也会感谢父母。

其次,父母要学会不把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父母可能在生活、工作中很忙碌辛苦,承受很大压力,难免会积累一些负面情绪。对此,父母需要进行自我调适,也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得到真正的疗愈。父母如果打着管教孩子的名义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给孩子,让孩子变成自己的“出气筒”“替罪羊”,这对孩子很不公平。父母是孩子原生家庭的缔造者,父母的行为关系孩子的幸福,也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所以,父母需要重新创造一个文化和传承秩序,需要建立一个边界感,分清哪些是属于自己的,哪些是属于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时候,先考虑孩子的需要,然后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要过度期待和过度控制孩子,在无关痛痒的事情上,不必太较真儿,要把孩子的开心快乐放在重要位置。

第三,父母要学会接纳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在探索中前行的过程,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都在所难免。父母可以想一想自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尴尬与挫折,放下高标准严要求,去掉盲目比较的虚荣心,不要太求好心切,不因为暂时的、偶尔的失败而过分沮丧,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如果孩子面临的问题不是很严重很急迫,父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给问题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尝试自己去思考分析,并寻找解决办法,或许问题就能变成一个改变的契机。即使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父母也不要急吼吼地说教,不要讽刺嘲笑孩子,尤其要避免说“你怎么这么笨/不懂事/不听话”“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等伤人的话。父母不妨采用平静的态度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你希望爸爸妈妈怎么帮你”,给予孩子温暖的陪伴、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第四,父母要学会营造正能量氛围。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周围的人和环境对自身的巨大影响。和负能量的人相处得越久,就越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牢骚满腹、暴躁易怒。而如果你身边有一些豁达乐观之人,他们给你包容和信任,让你品尝春风化雨般的被关爱的感觉,获得坚强有力的支撑,你内在的哀伤和戾气减少,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温柔慈爱。与其抱怨黑暗,不如去点燃一支蜡烛。父母遇事要多看正向美好的一面,少说直至不说消极的语言,多说表扬的、欣赏的、鼓励的积极语言。例如,“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谢谢你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爸爸妈妈感到你一直在进步”“我们会用全力支持你”……同时,父母要付出努力改变,有意识地营造正能量氛围,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当孩子耳濡目染了父母的变化,对父母的亲近和信任也会增强。

正如《小王子》这本书中说的那样:“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愿所有的父母拥有更健康更强大的内心力量,把深厚的爱潜移默化、源源不断地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插画:琚理 供图:视觉中国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