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新型护卫舰亮相 美专家吐槽:怪不得中国遥遥领先

被美军寄予厚望的“星座”号护卫舰遭公开批评,美专家直言:看这艘军舰,就知道为何中国领先了,“星座”号护卫舰为何沦为了美军软肋?为什么说这艘军舰上浓缩了美国海军现代化的所有问题?

据美国媒体报道,“星座”号护卫舰原计划2026年下水,但随着美军高层不断提出调整要求,该舰不仅服役时间遥遥无期,就连成本也已经从13亿上涨到19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星座号”护卫舰概念图】

中美海军拉开了巨大差距

与之对比,中国的054B护卫舰于2023年8月下水,2024年1月首航,今年1月正式入列,满打满算不过三年时间

而美军“星座”号护卫舰于2022年开始建造,至今只完成了预期进度的10%,足以看出美国海军到底有多“拉胯”了。

分析“星座”号护卫舰建设进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建造军舰这么大的事情,美军高层却事先没有任何靠谱的规划,“星座”级护卫舰在建造过程中不断调整设计方案,包括船身加长加固、桨叶修改等,这种反复修改不仅拖延了工期,还导致成本大幅增加,最终影响了项目效率。

其次,美国造船业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缺乏商业造船产业的支持,美国军舰建造无法共享供应链和资源,进一步推高了成本,劳动力短缺特别是高技能工种的匮乏,也制约了生产效率。

最后,美国国防部在这个过程中添了不少乱,其提出的在保持全球影响力的同时,在亚太地区和中国海军“一较高下”的战略,或许才是美国军舰项目一再延期的罪魁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054B护卫舰首舰“漯河”舰】

美军舰延期是为了“避战”

从前文中提到的054B和“星座号”的对比中,不难看看出中美海军在军舰制造速度上存在的客观差距

实际上,根据美国人的统计,在过去的10年间,中国海军有足足157艘舰艇下水,而美军只有67艘,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中。

可以看出,面对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快速现代化和大规模扩张,美国海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压力,美国选择了一种拖延战略,例如,“星座”号护卫舰的不断修改,可能是为了应对中国海军的技术优势,但这也暴露了美国在心理上对潜在对手的畏惧。

这反映出美国海军在过去几十年中习惯了技术领先的地位,但在面对中国的崛起时,却显得措手不及,低效的军舰建造和拖延的项目进度,可能是通过延长开发时间来避免直接冲突,同时争取更多时间评估威胁。

而这种现象,使得美国在军舰建造上的资源进一步浪费,间接表明美国对其能否在与中国海军的对抗中“取胜”缺乏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军的优势越来越小】

美国深陷冷战之中无法自拔

可以说,美国海军现有的优势,都建立在当年冷战时期积攒的深厚资本上,但这也导致美国深陷冷战思维中,意识不到时代已经改变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采取了非对称作战策略,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导弹系统)弥补传统劣势,而美国依然沿用传统的大型舰艇建造模式,未能适应新时代的战争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深陷霸权思维中无法自拔】

此外,美国军舰建造中的低效很大程度上源于官僚主义和复杂的决策流程。,角大楼对设计的频繁干预、国会预算审批的拖延等,都显示了美国政府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时反应迟缓。

可以说,只要美国的战略还是所谓的“在全球任何一场战斗中获得胜利”,美国海军所面临的困境就不会解决,长此以往,其结局可想而知。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