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消费ETF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9%,净资产大增53%,净利润1731万,管理费75万

2025年3月28日,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港股消费ETF”)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里,份额增长19%,净资产大增53%,实现净利润1731万元,而管理费为75万元。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该基金怎样的运作情况和投资表现?投资者又该如何从中解读出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将为您详细分析。

财务指标:利润与净值增长显著

本期利润扭亏为盈

从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来看,港股消费ETF在2024年实现了本期利润17306624.89元,与2023年的 -33139911.09元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11.59%,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达25.67%,显示出较好的盈利能力和净值增长态势。

期间数据和指标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本期已实现收益 -21947635.51 -11402667.55 -9771131.73
本期利润 17306624.89 -33139911.09 -13131925.31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 0.0687 -0.1344 -0.1022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 11.59% -21.76% -15.53%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 25.67% -18.17% -18.33%

资产净值稳步提升

在资产净值方面,2024年末基金资产净值为261200806.15元,较2023年末的170134324.75元增长了53.52%。这主要得益于基金份额净值的增长以及基金份额的增加。

期末数据和指标 2024年末 2023年末 2022年末
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 -0.3225 -0.4609 -0.3412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 261200806.15 170134324.75 140034221.65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0.6775 0.5391 0.6588

净值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有差距

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显示,过去一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5.67%,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9.63%,相差 -3.96%。在不同时间段内,基金表现也有所波动,如过去三个月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1.2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45%,差距较为明显。

阶段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 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 ①-③ ②-④
过去三个月 -1.20% 1.81% 0.45% 1.84% -1.65% -0.03%
过去六个月 23.90% 1.84% 25.60% 1.92% -1.70% -0.08%
过去一年 25.67% 1.82% 29.63% 1.89% -3.96% -0.07%
过去三年 -16.02% 2.06% -15.46% 2.11% -0.56% -0.05%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32.25% 1.99% -28.97% 2.04% -3.28% -0.05%

跟踪误差控制较好

报告期内,本基金日均跟踪误差控制在0.35%以内,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表明基金在跟踪标的指数方面表现较为稳定,但仍需关注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距,分析原因以提升投资表现。

投资策略与业绩:顺应市场变化

投资策略分析

2024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在新旧转换中寻求平衡,消费领域呈现年节化、家庭化、中低价位段的特征,同时宏观政策在地产、化债、消费补贴、资本市场支持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国外方面,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但美国政策存在预期不明朗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港股消费ETF采用被动指数化投资,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构建投资组合。

业绩归因

尽管基金份额净值实现了25.67%的增长,但仍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这可能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指数复制过程中的偏差有关。基金在投资运作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组合,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以缩小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距。

费用与成本:管理费与托管费稳定

管理费与托管费情况

2024年,该基金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754585.17元,较2023年的760185.08元略有下降;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150917.06元,较2023年的152037.10元也有所下降。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50%年费率计提,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10%年费率计提,费率保持稳定。

项目 本期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上年度可比期间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 754585.17 760185.08
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 37036.27 20470.94
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 717548.90 739714.14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 150917.06 152037.10

费用对收益的影响

虽然管理费和托管费的绝对金额有所下降,但考虑到基金资产净值的增长,费用占比相对稳定。这些费用的支出会对基金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投资者在评估基金收益时,需要综合考虑费用因素。

投资组合:聚焦港股消费领域

股票投资明细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股票投资明细显示,基金主要投资于港股通消费主题相关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美团 - W等,这些股票的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较高,反映了基金对港股消费龙头企业的集中投资。

序号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数量(股)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00700 腾讯控股 101300 39117874.28 14.98
2 09988 阿里巴巴 - W 488100 37244810.22 14.26
3 03690 美团 - W 247020 34701435.80 13.29
4 01810 小米集团 - W 893400 28542682.69 10.93
5 01211 比亚迪股份 56000 13825406.78 5.29
6 00669 创科实业 93500 8874935.85 3.40
7 09987 百胜中国 19400 6722568.86 2.57
8 02015 理想汽车 - W 75700 6586010.37 2.52
9 01024 快手 - W 154300 5908417.64 2.26
10 02020 安踏体育 72200 5205057.85 1.99

行业分布特征

从行业分布来看,消费者非必需品行业占比最高,达56.04%,其次是电信服务、信息技术等行业。这种行业配置体现了基金对港股消费主题的紧密跟踪,同时也反映了消费行业在港股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人民币)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基础材料 - -
消费者非必需品 146379060.39 56.04
消费者常用品 20542485.15 7.86
能源 - -
金融 - -
医疗保健 - -
工业 8874935.85 3.40
信息技术 28542682.69 10.93
电信服务 48313104.21 18.50
公用事业 - -
地产建筑业 - -
合计 252652268.29 96.73

份额变动与持有人结构: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2024年,本基金期初份额总额为315561371.00份,本期总申购份额为465000000.00份,总赎回份额为395000000.00份,期末份额总额为385561371.00份,份额增长19%。申购赎回情况反映了投资者对该基金的关注度和投资决策变化。

项目 份额(份)
基金合同生效日(2021年5月25日)基金份额总额 239561371.00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315561371.00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 465000000.00
减: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 395000000.00
本报告期基金拆分变动份额 -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385561371.00

持有人结构分析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4689户,户均持有82226.78份。持有人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52.06%,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47.94%。机构投资者的较高占比表明他们对该基金的认可,但也需关注机构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可能带来的风险。

风险提示与展望

市场风险

尽管2024年基金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未来,宏观政策、汇率水平、海外地缘冲突等因素仍将对基金业绩产生影响。例如,若宏观政策调整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消费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基金投资组合的表现。

集中赎回风险

报告期内存在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较高的情况,如2024年10 - 11月,有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当这些投资者大量赎回时,可能导致基金资产规模大幅下降,触发巨额赎回条款,影响其他投资者的赎回安排,甚至可能导致基金终止或转型。

展望

展望2025年,宏观政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望逐步显现,但经济周期的回落与新旧更替仍在持续。港股消费ETF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优化投资组合,提高跟踪指数的精度,以应对潜在风险,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回报。同时,投资者在投资该基金时,应充分了解其风险特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