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QDII)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该基金在份额、净资产、净利润及管理费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变化。其中,基金份额从成立时的210,573,000.00份增长至420,573,000.00份,增长率达100%;净资产从210,573,000.00元激增至513,156,602.60元,增幅为143.6%;净利润达49,891,810.93元;而基金管理费为1,267,500.82元。这些数据反映了该基金在过去一年的运营状况和市场表现,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主要财务指标解读
关键数据表现亮眼
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QDII)在2024年4月10日至12月31日期间,多项财务指标表现出色。从期间数据看,本期利润为49,891,810.93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达0.1586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14.16%,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更是高达22.01%。期末数据方面,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6,954,254.63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0403元,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513,156,602.60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2201元。这些数据表明基金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较好的收益,为投资者创造了价值。
指标 | 具体数值 |
---|---|
本期利润(元) | 49,891,810.93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元) | 0.1586 |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 | 14.16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 | 22.01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元) | 16,954,254.63 |
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元) | 0.0403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513,156,602.60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 | 1.2201 |
收益与资产增长显著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11,523,170.89元,而本期利润达到49,891,810.93元,这意味着除了已实现收益外,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未实现收益对利润增长贡献较大。期末基金资产净值的大幅增长,反映出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张,这可能得益于基金份额的增加以及资产的增值。
基金净值表现剖析
净值增长优于基准
在不同时间段,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QDII)的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相比各有表现。过去三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0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06%,虽略低于基准,但差距微小;过去六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2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01%,超出基准3.19个百分点;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2.0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9.20%,超出基准2.8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基金在长期表现上优于业绩比较基准。
阶段 | 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差值(%) |
---|---|---|---|
过去三个月 | 4.02 | 4.06 | -0.04 |
过去六个月 | 9.20 | 6.01 | 3.19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22.01 | 19.20 | 2.81 |
波动与跟踪误差控制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反映了波动情况。过去三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为1.4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为1.48%;过去六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为1.3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为1.41%;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标准差为1.2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为1.34%。可见,基金在控制波动方面表现良好,且跟踪误差也在合理范围内,符合基金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投资目标。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洞察
指数跟踪策略成效
作为港股央企指数基金,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QDII)旨在跟踪指数收益并控制跟踪误差。报告期内,市场波动较大,年初A股市场小盘股杀跌带动港股下跌,春节后市场信心恢复,港股央企及红利板块一度上行,5月下旬因地产等因素港股市场回落,9月下旬在政策推动下港股央企板块短期大幅上行后又有所回落。基金通过建立完备的ETF跟踪机制,包括密切跟踪成分股异动、采用算法交易、优化仓位控制和汇差管理等,有效控制了跟踪误差,实现了对指数的较好跟踪。
业绩跑赢基准的因素
截至报告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2.0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9.20%,跑赢基准2.81个百分点。这得益于基金精准的指数跟踪策略,以及在市场波动中对仓位、成分股调整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同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和适时调整投资组合,也为基金业绩提供了支撑。
市场展望与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机遇与风险
展望2025年,海外市场聚焦于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以及美联储降息节奏。若美联储降息,海外流动性将转暖,作为海外定价的港股资产将有一定表现空间。然而,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如利率调整的时机和幅度、贸易政策等,都可能对港股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基金的表现。
国内市场形势与挑战
国内货币政策全面转松,财政政策有序推出,预计中国经济将逐步复苏,但财政扩张空间相对有限,地产销售疲软压制信用扩张,高增长行业稀缺。此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中国地缘风险溢价有所抬升,人民币潜在波动加剧。这些因素使得投资难度加大,基金在配置资产时需更加谨慎,投资者也应关注市场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策略。
费用分析
管理与托管费用情况
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QDII)的基金管理费年费率为0.50%,2024年4月10日至12月31日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267,500.82元,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131,841.82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1,135,659.00元。基金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0.15%的年费率计提,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380,250.34元。这些费用是基金运营的必要成本,对基金的收益有一定影响。
费用项目 | 费率 | 当期金额(元) |
---|---|---|
基金管理费 | 0.50% | 1,267,500.82 |
其中:客户维护费 | - | 131,841.82 |
其中:净管理费 | - | 1,135,659.00 |
基金托管费 | 0.15% | 380,250.34 |
费用对收益的影响
较高的管理和托管费用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基金的收益。尽管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QDII)在报告期内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投资者在评估基金时,仍需考虑费用因素。与同类基金相比,若费用过高,可能会降低基金的实际收益,影响投资者的回报。
投资组合分析
权益投资占主导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权益投资占比极高,金额为502,954,951.83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达97.74%,且全部为普通股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市场,公允价值为502,954,951.83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8.01%。按行业分类,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33.90%,其次为通信服务、日常消费品等行业。这种投资组合配置体现了基金对港股央企板块的聚焦,以及对不同行业的权重分配。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比例(%)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权益投资 | 502,954,951.83 | 97.74 | 98.01 |
其中:普通股 | 502,954,951.83 | 97.74 | 98.01 |
金融行业权益投资 | 173,952,266.26 | - | 33.90 |
投资集中度与风险
从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权益投资明细来看,前十大持仓股集中度较高,如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等。这种集中投资可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但也伴随着风险,若个别重仓股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较大影响。投资者应关注投资组合的分散性,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份额持有人结构与变动分析
持有人结构特点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4,019户,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为303,805,475.00份,占总份额比例为72.24%,户均持有的基金份额为104,646.18份;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为116,767,525.00份,占总份额比例为27.76%。机构投资者在基金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可能与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目标客户群体有关。
持有人类型 | 持有人户数(户) | 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户均持有份额(份) |
---|---|---|---|---|
机构投资者 | 4,019 | 303,805,475.00 | 72.24 | 104,646.18 |
个人投资者 | - | 116,767,525.00 | 27.76 | - |
份额变动情况
基金合同生效日基金份额总额为210,573,000.00份,报告期内总申购份额为375,000,000.00份,总赎回份额为165,000,000.00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420,573,000.00份,份额增长明显。这表明市场对该基金的认可度在提高,但同时也需关注大规模申购赎回可能对基金运作带来的影响,如流动性管理等问题。
鹏华恒生中国央企ETF(QDII)在2024年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份额和净资产增长显著,业绩表现优于基准。然而,投资者在关注其收益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以及基金费用、投资组合集中度等因素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在未来投资中,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合理配置资产。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