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核心指标领跑行业 中国人寿年报中的韧性与定力

3月27日,中国人寿在京港两地同时召开业绩发布会。会上,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总裁利明光及一众高级管理层系统介绍了中国人寿在过去一年在财务表现、业务发展、资负联动、投资收益、渠道建设、价值增长、数字转型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对2025年的施行方针与战略构想进行解读与展望。

年报中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人寿资负联动起效,业务基本盘稳固,投资收益大涨,带动中国人寿核心财务指标增长稳健。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站上新台阶,分别达到6.77万亿元、6.61万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069.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9%,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总保费6714.57亿元,同比增长4.7%,内含价值超1.4万亿元,规模、价值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市场领先地位持续稳固;总投资收益3082亿元,同口径同比大幅增长150%。

将成绩与股东共享,2024年中国人寿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全年每股派息0.65元,分红金额总计达123.72亿元,较2023年增长51.2%。中国人寿方面同时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股东利益,努力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在环境变化中保持定力,立足于当下眺望未来。2024年,寿险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进入深水区,兼具行业头部保险机构、市值领先的上市公司、服务大局的金融央企属性的中国人寿,依靠资产负债联动起效、产品结构多元均衡、渠道团队改革加速、市场投资风生水起、数字激活发展动能,向自身、市场以及社会都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答卷。

头雁领航 多项核心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在2024年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下,中国人寿聚焦价值创造与效益提升,实现了规模、价值、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的全面提升,2024年关键业绩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保费、内含价值、一年新业务价值稳居行业第一。

“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这样评价过去一年中国人寿取得的成绩,并总结了公司业绩的四大显著特点:

一是规模价值全面领跑。2024年总保费达6714.57亿元,首年期交保费达1190.77亿元,创历史新高;内含价值超1.4万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在2024年经济假设下实现337.09亿元,继续引领行业。

二是经营效益大幅跃升。总投资收益达3082.51亿元,同口径同比大幅增长150%,投入产出效率持续提高,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69.35亿元,大幅增长108.9%。

三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总资产达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较高水平,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行业第一。

四是风险防控安全稳健。风险综合评级连续26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消保监管评价蝉联行业最高档。

过去一年,在“报行合一”政策引导下,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强化佣金费用管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实现渠道一年新业务价值率、一年新业务价值贡献双提升。持续关注价值创造,通过多元业务策略提升新业务价值贡献,加强费用管理,促进降本增效,积极巩固资产负债联动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该公司内含价值超1.4万亿元,一年新业务价值在2024年经济假设下总额达337.1亿元。基于2023年经济假设,该公司一年新业务价值实现24.3%的快速增长,个险渠道同比增长18.4%,银保及其他渠道较去年同期增长116.3%。

与此同时,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首年期交保费达1190.77亿元,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566.03亿元,同比上升14.3%,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同比提升3.54个百分点。续期保费同比增长6.2%。同期,中国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3.3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7.76%,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通过资产负债有效联动和审慎的资本管理,共同促进偿付能力充足稳健,为支持未来业务发展和派息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人寿总精算师侯晋进一步介绍称,主要做法包括两方面,第一,公司积极开展资产负债联动,持续强化久期管理,降低利率波动的影响。第二,公司通过稳健的价值创造和资本管理,使内生资本和可分配盈余创造能力更加强韧。

积极入市 总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50%

把握时机积极入市,稳健配置挖掘机遇,中国人寿去年投资收益再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该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同口径下大幅增长150%,总投资收益率为5.50%,较2023年同比上升3.07个百分点,创近年新高;净投资收益1956.74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3.47%。

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表示,投资领域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多种因素的综合驱动,关键在于中国人寿构建出多元稳健的投资组合。

据悉,在固定收益方面,中国人寿灵活调整配置节奏和品种策略,持续稳固配置底仓。权益投资方面,抓住市场机会开展逆势投资和中长期布局,持续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另类投资方面,聚焦优质主体和核心资产,创新投资模式,稳定配置规模。

同时,刘晖表示,对于2025年权益市场保持乐观,预计中国人寿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将适度提升。

“中国人寿未来的投资策略是继续坚守长期主义,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2025年,中国人寿将围绕‘基础配置做稳、风险资产做优’的整体思路来开展投资管理工作,力争实现稳定合理的长期投资收益水平”刘晖谈到。

过去一年,监管引导“长钱长投”,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的典型代表积极入市。中国人寿支持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积极开展跨配置,公开市场债券和股票投资规模超4.8万亿元。

据刘晖介绍,中国人寿一直以来持续做好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工作,主要举措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着眼长远的开展权益资产的投资布局。通过股票、公募基金、私募证券基金等多种形式提升权益配置规模,2024年中国人寿全年净加仓超过1000亿元;第二,积极创新长期股权投资模式。2024年,中国人寿率先在行业内发起设立了鸿鹄基金,已成功落地500亿元;第三,坚持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中国人寿配合长期投资的特点,优化机制建设,强化投研能力,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引领投资业绩长期导向,提升投资行为稳定性。

“保险资金的投资时间跨度长,连续性、稳定性强的特点与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天然匹配”刘晖认为:“发挥好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不争一时之意,而谋长远之功’,以穿越周期的投资视角去推进权益资产的配置,对于增强中国人寿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收益韧性,助力保险资金的长期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赋能 开辟业务发展新引擎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进步,保险业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下,加速拥抱数智化浪潮。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也对公司数智技术与运营服务的有机融合进行了五方面的介绍:

一是数据价值加速释放。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作为保险行业牵头单位参与国家数据局首个国家数据标准《数据要素流通标准化白皮书》的编制。

二是数智基建赋能升级。打造更加弹性、安全、可靠的数智新基建,高效支撑直达客户的数字化运营服务矩阵,全年服务超30亿人次,理赔近2500万件,时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三是数智运营质效双升。共享模式在生产作业、客户服务领域深入应用,核保、理赔等审批效率提升均超26%。空中客服客户等候时长缩短18.9%。革新反洗钱集约化工作模式,作业效率提升超3倍。

四是暖心服务多元供给。持续建设“线上一键直达、线下就在身边”的服务体系。全年提供暖心适老服务超2700万人次。

五是消保为民全面深化。进一步构建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链条管理的“大消保”工作格局。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评价、消保监管评价保持行业前列。

利明光表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中国人寿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基础支撑,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以数字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持续打造“简捷、品质、温暖”的“国寿好服务”子品牌。

另一方面,中国人寿风控数字化变革也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中国人寿以实时化、集约化、智能化驱动风险防控提质增效,多维度风险分析模式更加高效,风险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更加灵敏,全覆盖、穿透式的风险感知体系不断健全,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全方位加强。

该公司将合规管理融入经营管理各层面、各环节,成功通过合规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双标准认证监督审核。“偿二代”风险综合评级和SARMRA评估得分稳居行业前列;在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中,连续26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

展望未来,蔡希良在发布会上表达了中国人寿未来发展期许:“目前,我们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寿险公司。我希望中国人寿不自满、不止步、不松懈,继续对标国际先进,在多项指标已跻身全球保险公司前列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发展卓越、创新驱动、协同高效、治理现代’的寿险全球领军企业。”

蔡希良认为,中国人寿要持续强化包括风险保障能力、资负联动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以及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在内的五种能力,更进一步形成中国人寿鲜明的企业文化和独特的竞争优势。

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也表示,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按照“三坚持”“三提升”“三突破”发展思路,强化资负联动,统筹多目标发展,做好各项工作,重点做好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积极推动价值持续增长、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升级、强化基础管理夯基固本四方面工作。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