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宝宝生活环境的卫生,大部分的宝妈都会给宝宝使用尿不湿,以保障孩子的健康。
不过,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当宝宝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不再适合使用尿不湿了,那么,这个“不适合”的界限到底是什么时候呢?
宝宝啥时候“戒”尿不湿好?
小梅的宝宝已经满周岁了,而在周岁的时候,孩子的奶奶就建议不要让孩子再用尿不湿了,而让孩子开始学习上厕所。
为什么选择在周岁的时候进行呢?孩子的奶奶表示,孩子周岁的时候,具备了基本的行动能力、饮食能力,也断母乳了,所以孩子也应该掌握自己如厕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奶奶觉得孩子的基础能力发育到位了,该是成为“正常人”的时候了。
听到婆婆的说法,小梅也感觉有点道理,但是却又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只不过说不上来而已。
由于没有清晰的反对原因,所以小梅也就听婆婆的话,开始减少给孩子使用尿不湿,逐渐地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
不过,小梅在训练自己宝宝上厕所的时候,却感觉到一种很大的无力感,也就是不管怎么样用心教孩子上厕所,孩子总是做不好。
小梅甚至想着孩子大一些就能做好,但是孩子直到上幼儿园的时候,还是没办法完全自己上厕所。
对于这种情况,小梅自责地认为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没有将孩子教好。
但是,当幼儿园的老师知道了孩子的情况之后,却表示:错不在小梅教的方法和质量,而在小梅教的时机。
随后,老师告诉小梅,其实孩子满周岁的时候,并不是戒掉尿不湿的最佳时机。
虽然这时候孩子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吃饭、走路、语言表达等能力,但却只处于一种极为初级的阶段,并不具备掌握自主如厕的能力。
并且,如果家长过早地让孩子戒除尿不湿学习上厕所,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副作用”。
美国有相关的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18月龄之前学习自主如厕,那么一般在4岁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掌握。而在18月龄或稍微晚一些时学习如厕,一般会在半年或一年后完全掌握。
听到老师这么说,小梅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宝宝学不会自己上厕所,是因为学得早了,才适得其反的。
孩子戒尿不湿太早太晚都不好,要看是否具备这些特征
18月龄是戒除尿不湿、学习如厕的推荐年龄,但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戒除尿不湿,还要看具体情况。
一般情况下,孩子18月龄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如何学习的所有基本条件了。
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接受的教养等,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孩子的成长状态也会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候我们除了看孩子到没到18月龄之外,还需要看看孩子是不是已经具备了这几种特征。
①是否能够听懂大人的指令
想要教会孩子自主如厕,那么不仅需要掌握时机、拥有正确的引导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听懂大人的指令。
如果孩子听不懂,那一切都是白搭,无论家长怎么教,孩子都不可能会按照家长的指令行事的,教育效果也就会很差。
当然,一般孩子到一岁半的时候,都应该能够理解大人的语言表达内容。
②是否对坐便器等如厕设备感兴趣
兴趣是引导孩子高效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准备戒断尿不湿、教孩子如厕的时候,要看看孩子是不是对如厕设备感兴趣,比如对坐便器是不是感兴趣等等。
如果孩子没有兴趣,那么教孩子如厕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强行教的话,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③是否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如厕意愿
孩子能否表达自己想要如厕的意愿,代表着孩子只不是自己即将要拉便便这件事。
因为有些孩子在有便意的时候,是不清楚这种感觉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也就无法触发孩子如厕的后续行为。
所以,在教孩子如厕的时候,要参考孩子是不是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如厕意愿。
④是否有能力自己脱裤子
脱裤子和提裤子,是宝宝学会自己如厕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这是便前便后的必要性动作,孩子如果不会穿脱裤子,或是不具备穿脱裤子的能力,那么就算是孩子知道什么是上厕所、怎么上厕所,也是没有独自上厕所这个能力的。
⑤是否具备使用如厕设备的能力
对于如厕设备的使用,其实就是孩子在使用坐便器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自己看准坐下去,自己独自站起来。
这些动作看似很简单,但是对于小宝宝来说,有时候却并不容易。
因为有些宝宝由于力量、身体控制、思维等方面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出现坐不准、起不来、起来不知道怎么走等问题。
如果说,孩子已经到了18月龄了,并且已经具备了以上几种能力了,那么家长们就可以开始实施“尿不湿戒断计划”,着手训练孩子的自主如厕能力了。
如何成功帮孩子戒掉尿不湿养成自主排便习惯?
首先,掌握孩子的排便规律
我们在训练宝宝自主排便之前,要先做好“情报收集”工作,也就是要掌握好宝宝的排便规律。
比如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排便、什么时间排便、一天排几次便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安排引导训练自主排便的时间,增加宝宝自主排便的成功率。
其次,帮助孩子建立排便信号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孩子进行自主排便引导训练工作,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排便信号,也就是让宝宝在有便意的时候,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让孩子学会说“我要上厕所了”,这样不仅能够让家长更好地抓住时机培养孩子自主排便,也能够让孩子自己建立一个排便引导信号(仪式),有利于孩子的排便练习。
然后,做好示范工作
孩子年龄很小,而排便这种事情,家长只是指导孩子怎么做,孩子一般是无法完全理解的,毕竟孩子是看不到自己排便的过程的。
所以,家长也需要做好示范工作,以自己的行动来为孩子演示排便过程,然后在孩子练习的时候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的动作,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准确、快速地学会排便。
这里要注意的是,宝宝们因为发育不完全的问题,所以在模仿大人排便过程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的情况,或是某个动作怎么都学不会的情况。
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斥责孩子,而是要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孩子处于积极的状态下会更好地练习。
最后,培养孩子的排便习惯
家长在教孩子排便动作的同时,也需要慢慢地引导孩子建立固定的排便习惯。
比如每天早起排便、睡前排便等,让孩子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排便时间,这样也能够增强孩子对于排便的控制能力,提高孩子对于自主排便的掌握程度。
想要宝宝快速学会自主排便,“排便设备”也需要注意选择
因为宝宝尚且年幼,体格又小,加上对于排便过程不熟悉,所以一下子让孩子在厕所排便,宝宝很可能无法适应,这就会大大增加自主排便的练习难度与时长。
所以,在训练孩子排便的时候,“宝宝便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设备”,而在选择宝宝便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1)品质要好,安全性要高
一定要注意便盆的质量问题,虽说是用来装污秽物的,但也要注意一些安全细节。
比如宝宝便盆是不是带有防滑设计(防止宝宝练习、使用的时候便盆移位,从而导致宝宝摔伤等),宝宝便盆的结构是不是牢靠(防止使用过程中“散架”),材质是不是结实、健康(防止破损、有害物质析出等),承重范围是多少,有没有扶手、靠背(防止侧翻,纠正如厕姿势等)等。
2)体感要舒适
由于宝宝是坐在便盆上的,所以便盆的体感一定要舒适,不能是那种坐在上面硌得慌,或是大小不合适的,而是要材质软硬适中、亲肤舒适的,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专心排便,而不会因为不舒服扭来扭去。
3)便于清洗
宝宝马桶和家用马桶不同,在宝宝排便之后,是需要马上进行清理的,而为了清理能够更彻底、便捷、轻松,我们就需要注意马桶的清洁设计了。
比如可以选择分离式拉槽设计的、套袋设计的等等,降低清洁难度,提高清洁效率。
结语
不要小看“便便”这件事,孩子能不能顺利地掌握自主如厕的能力,不仅对孩子的生活环境卫生有影响。
在之后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自尊心、自信心等方面,是不可小觑的一件事,家长一定要放在心上。
那么,你家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戒断”尿不湿的呢?又是什么时候完全学会自己上厕所的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