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五哈》最新一期里,范志毅、邓超、李乃文三位嘉宾被节目组贴上"老年组"标签。
这个看似无心的分组称呼,却让1979年出生的邓超"破防"了。
他直接找AI助手deepseek求证"1979年出生算老年人吗",得到否定答案后,更是在社交媒体晒出截图喊话节目组:"给所有79年出生的人道歉!"
这场由综艺效果引发的争议,意外掀起了关于年龄界定、娱乐尺度与社会认知的讨论。
节目组的本意或许是制造反差笑点——三位男星中,54岁的范志毅确实年长,但46岁的邓超和48岁的李乃文,在普遍认知中显然不算"老年"。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老年人指60周岁以上公民,而邓超距离这一标准还有14年。
邓超的较真并非小题大做。
在娱乐圈,中年男演员本就面临戏路变窄的困境,若再被强化"老年"标签,可能加剧职业焦虑。
他的反应更像一种对年龄刻板印象的抗议——当社会习惯用"大叔""老干部"调侃40+男性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善意玩笑"也可能成为无形的年龄歧视。
面对邓超的喊话,《五哈》节目组几小时后火速回应:"阿哈什么都不知道,阿哈只知道超哥身体年龄27。"
这番回应堪称危机公关范本:
用拟人化口吻化解火药味,将矛盾轻巧转化为"阿哈"的懵懂;
强调邓超的年轻状态,既安抚当事人,又暗示节目并无恶意;
保留娱乐属性,避免让事件升级为严肃争议。
这种处理方式展现了综艺团队的应变能力,但也折射出行业潜规则——为了效果牺牲精准表述,直到艺人抗议才找补。
有网友调侃:“要是邓超不吭声,这’老年组’的梗是不是就默认了?”
邓超的激烈反应背后,是娱乐圈残酷的年龄现实。
46岁的女演员可能已面临"妈妈专业户"的转型,而同龄男演员虽稍宽松,但’老年’标签依然敏感。
陈坤曾在采访中直言:"40岁后每天照镜子都害怕。"这种焦虑不只关乎形象,更关联着片约、代言等实际利益。
普通人的年龄焦虑同样存在。
社交媒体上,不少79年网友声援邓超:"我们还在加班带娃,怎么就被划入老年了?“
当社会将"35岁职场门槛”"40岁中年危机"挂在嘴边时,年龄早已从数字变成了一种社会评价标尺。
邓超的"维权"看似是个娱乐事件,实则戳中了社会对年龄的畸形认知。
当46岁被视为"老年",反映的是我们对年轻态的过度追捧。
节目组的迅速道歉值得肯定,但更该改变的是整个环境对年龄的刻板划分——毕竟,谁不会变老呢?
娱乐可以无厘头,但尊重不该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