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
7月2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开始了他任期内最长的一次出访——为期8天的五国之行,包括加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根廷、巴西和纳米比亚。这次访问横跨三大洲,被称为向全球南方国家伸出友谊之手,突显了印度渴望加深与传统外交途径中常被忽视的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关系。然而,尽管该计划雄心勃勃,但它的时机、深度和长期的实质内容却引发了质疑。
全球南方是一个松散的集团——主要是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更多的是由共同的后殖民轨迹和经济愿望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正式的制度联盟。印度长期以来一直将自己定位为该集团的捍卫者,特别是自2023年主办“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以来。然而,从雄心勃勃的领导转向提供切实的成果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行程中包括了一些很少出现在其外交地图上层的国家。在加纳,莫迪将提出数字合作倡议以及建立一个疫苗制造中心。但在中国和欧盟也在关注的地区,执行仍然是一个挑战。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则是另一种情况。超过40%的人口是印度裔,是殖民时代契约劳工的后代。虽然文化外交将通过莫迪在西班牙港向议会发表讲话来展示,但批评人士认为,在投资或技术合作等领域,以侨民为重点的姿态往往缺乏关键的后续行动。
在阿根廷,印度看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加深与这个锂资源丰富的国家的双边关系。锂对于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至关重要。预计贸易、矿业、金融科技和防务合作将成为议程的主要内容。然而,哈维尔·米莱总统治下的政治动荡引发了对这一伙伴关系可持续性的质疑。
此行最引人注目的一站是巴西,莫迪将出席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金砖国家又吸纳了6个新成员,目前正在经历转型。印度支持旨在促进本币贸易和扩大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等全球机构中的发言权的改革。然而,金砖国家内部力量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日益增强的自信,可能会限制印度的操作。
最后一站纳米比亚象征着印度扩大数字科技外交和野生动物外交的努力。印度UPI数字支付系统的推出和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重新讨论,说明了该国如何将金融科技与环境软实力相结合。但是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取得进展、全球参与者正在加大数字投资的地区,印度姗姗来迟的加入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尽管莫迪此行表明了雄心壮志,但印度的发展合作项目与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比,规模还不够大。虽然印度经常发表各种宣言,但在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和能力建设倡议方面的后续行动往往滞后。强调文化联系和侨民参与很重要,但批评人士警告说,在缺乏长期经济计划的情况下,印度过于依赖象征主义。
此外,印度声称自己是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但有时却被其国内的矛盾所削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间社会团体日益注意到这些问题,它们认为发展合作是一种不仅基于技术、还基于价值观的双向关系。
值得称道的是,印度正在与长期被传统外交所忽视的国家接触。这次访问可为加强在关键矿产、数字公共产品、疫苗生产甚至气候治理方面的伙伴关系奠定基础。但试金石将是制度的深度——印度是否能够通过贸易协定、研究合作和公私伙伴关系来保持这些努力。
这次访问还引发了人们对“莫迪主义3.0”的猜测。“莫迪主义3.0”是印度外交政策的新版本,强调全球南方团结、技术主导的外交和改革全球治理。这一学说能否在峰会之后兑现并付诸行动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文由美国外交学者网站7月2日发表,原题为《印度向全球南方国家伸出友谊之手:象征性团结还是战略转变?》,作者是吉尔吉斯斯坦阿拉套国际大学教授卡希夫·哈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