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刚刚离世,一对姐妹就因为继承纠纷闹上了法庭。此前姐姐小雪负责照顾父亲,妹妹小雨负责照顾母亲,本是和睦分工,却因父亲的突然病逝,让这个家庭骤然站到了亲情与利益的对立面上。
2025年8月,妹妹小雨一纸诉状递至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湖西法庭,称姐姐掌控父亲银行卡,“随时可能转移财产”,要求立即分割遗产并提交了保全申请。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了保全。
庭审还没开始,火药味就已弥漫。法官数次尝试庭前调解,可姐妹俩谁也不退让。庭审中,一个哭诉:“爸爸进ICU你一次都没来过!”另一个反驳:“妈妈的日常你管过吗?”两人情绪几近崩溃,庭审数度中断。
眼看亲情的裂缝越来越深,法官转变策略,决定休庭。分别找两姐妹谈心。“你们有没有想过母亲的心情,她看到现在的局面该多痛心?”“毕竟是血脉至亲,真要为钱失去一辈子姐妹情?”法官从母女三人的亲情回忆到彼此“各自照顾父母”的承诺,一遍遍沟通、一层层说理。终于,姐妹俩慢慢松口,最终达成一致:房屋归母亲,股权归妹妹,存款11万余元按比例分割。
可调解书拿到手,新的顾虑又来了,钱还在冻结账户里,谁去取?怎么分?彼此间的信任已脆弱不堪。这时,法官站出来说:“咱们一起去银行,现场解封、当场转账!”令人意外的是,到了约定日,姐姐小雪却没出现。她只打电话给法官:“姐妹一场,这点信任还是有的。”而妹妹小雨也依约取款后,将姐姐应得的3万余元当场转给了姐姐。
一场几乎撕裂亲情的纠纷,终于在法官充满智慧与温度的调解下得以化解,更为可贵的是,姐妹间的信任与情谊也在法官的守护下得以回暖复苏。
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于: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