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金融一线消息,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10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市静安区举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金鹏辉出席大会并表示,正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一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强大的货币,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要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内容就是成为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大于挑战,接下来将按照中央的部署尊重市场、顺应需求、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有效降低汇率风险和汇率成本。“目前情况下融资成本成了我们新的优势,还要把衍生品多发展一点,还要不断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度和收付效率,始终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两项任务相互融合协调推进。”金鹏辉说。
二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制度性开放。课题报告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板之一是国际化程度不足,尤其金融市场境外投资者参与度较低,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对尚未开放的交易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有序开放,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求,持续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对已开放的交易要不断提升入市的便利度。此外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三是,大力推动八项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潘功胜行长宣布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开放措施,目前已经取得了明确进展,其中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正在有序筹建。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的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离岸贸易结算流程从2-3个工作日压缩到秒级真正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自贸离岸债也有两单落地,上海市委金融办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离岸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并正式对外发布,为业务比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实施办法近期将正式印发,优质企业跨境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水平有望大幅提升,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在上海先行先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都实现了量效齐升。